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文豪在线阅读 - 第四百九十五章:姜还是老的辣(4更求月票)

第四百九十五章:姜还是老的辣(4更求月票)

    这晋城兵变发生得很突然,却也不是事出无因。

    想来这个晋城节度使刘政,在晋城不只是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了问题这么简单,只怕在晋城,也因为过于苛刻,所以导致不得人心。

    这刘壁一作乱,竟有无数的士卒跟从他,就在两日之前,他们斩杀了刘政、刘驰父子二人,而这刘壁,则自称为晋王,干了一票大的。

    这职事官看了这份急奏后,直接给吓得瑟瑟发抖,这事儿……实在太大了!且不说这一场兵变引发了上万多边军失去了控制,朝廷要平叛,需大动干戈。

    这晋城节度使的军马,就和长安与洛阳隔河而望,一旦动乱,京畿都极有可能震动。

    最重要的是,这突如其来的兵变,只怕使原本祥和的京师在接下来,顿时会陷入一场巨大的风暴。

    要知道,晋城节度使平时和朝中百官没少有瓜葛。

    他是通政司的职事,此时哪里敢怠慢,也懒得在通政司报备,直接拿了急奏,便火急火燎地入宫去。

    过了两盏茶之后,宫中震动。

    几个内阁大学士,俱都是一脸铁青,纷纷抵达了文楼,梁王和北海郡王也已听到了消息,气喘吁吁地赶了来。

    而太后则是冷着脸,今日,她没有在珠帘后坐下,而是直接让人搬了胡凳,并膝欠身坐在众人面前。

    听到这个消息,太后先是觉得震惊,是谁给他们的胆子,竟然敢叛变,而且就在洛阳城的河对岸,这些人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她很激动,不过现在总算是平静下来了。

    她端庄优雅地坐着,尽量的使自己冷静,一双凤眸轻轻转动着,带着几分冷色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巡逡了一圈。

    今日在这里的人,无一不是大陈的栋梁,不管怎么样,都能想到办法制止这些叛军,因此她一双手交握着,平放在腹前,一脸正色地开口道:“诸卿有什么话想说的?”

    众人皱着眉头,似乎在想对策。

    倒是陈正道毫不犹豫地道:“臣愿领兵,立即前去平叛,晋城不过是区区万余兵马,臣敢保证,一月之内,必定踏平晋城,诛杀逆贼。”

    他的口气铿锵有力,完全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太后的眉头皱了皱,旋即铁青着脸,显然对于这个提议,她没有任何的兴趣。

    平叛肯定是要平叛的,朝廷的军马,一定会对晋城进行合围,不管怎么样,这些叛军,她都不会放过的,也好在北燕现在焦头烂额,倒也不至于趁此机会与晋城的叛军合谋,所以朝廷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平叛。

    一个区区晋城的叛军,如何是朝廷的对手?这些人简直是丧心病狂了,什么事情都敢做。

    想到这些,她握拳的双手越发紧了,十指隐隐泛白,可见她此刻有多气愤,一双明亮的眸子微微一转,目光调向了姚文治,淡淡地咽了咽口水,才格外认真地说道:“哀家现在要听的不是平叛,而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是的,慕太后现在非常想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先前一点预兆都没有,与其说她现在是问,不如说是在责问众人到底怎么回事,竟然一点事前发生的苗头都没看出来。

    因此,慕太后看着姚文治的目光越发冷了。

    姚文治忙道:“此前,晋城节度使确实有一些消息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老臣对那晋城的事,也是略知一二。这晋城节度使刘政,当年也算是战功赫赫,北燕之战中,以勇悍著称,他得到了历代先帝的喜爱,也正因为如此,朝廷才放心令他镇守两京门户,从前的时候,刘政在晋城,管理军政民政,倒还算得上勤勉,晋城节度使,比其他节度使政绩要显赫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每训斥军将,大多时候,都是一句看一看晋城的刘政怎么做。”

    深吸了一口气,姚文治又继续道:“不过随着这刘政年事已高,便渐渐的骄纵起来,据说后来,他纳了一房小妾,对其十分宠爱,通宵达旦的与人饮酒,军政民政,大多都交给他的长子刘壁处置。他对部下,也开始日渐苛刻起来,这些,朝廷都是知道的,老夫倒也想劝,甚至先帝还想发旨意申斥一番,不过大多时候,都念在他以往的功劳,所以有所纵容。”

    “只是他愈发的宠爱他的幼子,上月,他竟上奏,竟请封他那不过七岁的幼子为晋城都尉,那时候,老夫就觉得很不简单了,他的那份奏疏,娘娘当时还留中不发,并没有同意,娘娘对此有印象吗?”

    慕太后颔首点头,之前因为事出突然,心思没有往这上头去想,现在经姚文治如此一说,倒是渐渐有了印象。

    当时对于这份奏疏,她确实颇为反感的,立嫡以长,这是礼法,而这个刘政,显然是老糊涂了。

    居然要立幼子,简直就是乱了章法,因此她便没有同意,可很快也将此时搁置一边,没有再去多想,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事会演变成现在这般状况。

    此时,她的嘴角微微一咬,面容满是愠色,冷冷地道:“他难道就真的老糊涂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啊……”姚文治不禁咳嗽起来,很是激动地继续分析道:“刘政只顾享乐,他的长子刘壁则早已暂代了军民之政,晋城上下都对刘壁心服口服,在这个节骨眼上,刘政竟还上这样的奏疏,这刘壁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其实老夫原本以为,这刘壁会选派人来京师叫屈,来告御状。这是老臣的失职,万万不曾想到,刘壁居然没有做这个选择,而是铤而走险,丧心病狂至此。”

    姚文治的目中发着幽光,虽然出了大事,可他依旧还是老神在在,随即又道:“老夫当初这样肯定,也不是空穴来风,早在十几年前,刘政的幼子还未出生的时候,他就曾带着刘壁来京里见驾,那时候,刘壁不过二十多岁,他见了先皇,对答如流,此人不但弓马娴熟,而且诗词文章,无一不是精通,老臣当日就在场,当时心里还赞叹,这刘政生了一个好儿子。”

    “现在,老臣就在想,那时候的刘壁,就已是鹤立鸡群的青年,据说此后十来年,他都不断地熟悉着晋城的军政、民政事务,一个这样的人,定是稳重无比,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

    姚文治的一席话,顿时令人心头一震。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姚公的这个疑问,提出了一个可怕的问题。

    刘壁并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事实上,他是个十分稳重的干才,这样的一个人,脚踏实地,甚至做事慎之又慎,那么就可以想象得到,他对时局也一定有着极清醒的认识。

    何况,晋城虽在北燕的边境,可北燕国现在焦头烂额,断然不会支持他们。而小小晋城,万余兵马,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

    他敢做这样的事,势必会遭遇朝廷调兵遣将,随后数十万平叛的大军水陆并进,最后败亡,而败亡的后果是什么呢?

    好,退一万步,就算是刘壁胆大包天,实在是被他父亲欺得狠了,索性来个玉石俱焚,反了便反了,可他又是如何说服得了下头的军将们跟着他一起反呢?

    这个世上没有一个正常人真的那么傻,没有一个人真的不怕死,虽然刘政可能苛刻,将士们对刘壁颇有同情,或者对刘政有所不满,可刘政毕竟是朝廷敕封的节度使,你再不满,如何肯去跟刘壁冒什么风险。

    这其中肯定有很大的隐情。

    姚文治双眸微微眯了起来,旋即很是认真地分析着:“以臣的浅见,其一,可能是刘壁确实很能服众,他使晋城军心悦臣服,所以晋城军愿意追随。而其二……”

    说到这里,姚文治目光一闪,露出锋芒,道:“这其二,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刘壁说服了他们,并且已经给他们留了后路,让他们认为,这件事的风险并不大,甚至可能,还会有巨大的收益!”

    收益……这怎么可能,谋反会有什么收益?

    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俱是惊恐地看着太后。

    太后的面色沉得犹如一张深潭一样看不清神色。

    陈正道却是冷笑道:“荒唐,莫非他们还以为,这谋反能成功吗?等朝廷大军一到,便是他们灰飞烟灭之时,他们……太异想天开了。”

    陈正道的话却是没人放在心上,因为此时,所有人突的嗅到了阴谋的气息。

    “刘壁……”慕太后凤眸眯成一条线,顿时想起什么,连忙说道:“来,取文牍,所有关于刘壁的奏报,统统奉上。”

    于是宦官们飞快传旨,而与此同时,翰林院已经忙碌开了,所有的奏报还有圣旨,都需存档,而每一个存档,也都有分类。

    过不了多久,文史馆侍读邓健便带着一沓奏疏匆匆的赶到了文楼,那一封封的奏疏还有圣旨,被堆成了小山。

    “念!”太后冷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