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大佬们的急躁
“那帮子蠢货,老是叫嚣军方耗费,却没看见数年之间疆域的扩张,亦是看不到有威胁之异族消亡。”冉闵是将所有文官都给骂了进去:“瞎子,都是瞎子!” 军方只能动用两个常备军,对任何一名军方大佬都是一个沉重的枷锁。两个常备军也就是三万战兵,会有附属的郡县兵,可是动用的常备军数量太少根本干不了太大的事,少于十万大军的运用在任何军方大佬看来都是小打小闹。 汉国现在的侯爵仅是刚刚达到两位数,在非军功不得封侯的国策之下,多的是渴望军功封侯的武人。已经是侯爵的那批人,他们并不觉得是个侯爵就能混日子,往上不是还有个国公,就是谁也不嫌弃自己的封邑再大一些,麾下邑户自然也是越多越好。 封邑和邑户是怎么来的?当然不会是人在家中坐的天降,得是哥几个逮着敌人一阵揍,走的越狠功劳越大,得到的酬劳自然也就越丰厚。 “说什么大汉已经没有威胁?”冉闵将酒盏的酒一饮而尽,重重地往案几一拍,酒盏直接碎了:“要某来说,非汉人,全他妈都是威胁。” 冉闵最近一直在找书看,尤其是喜爱看史书。 史书有分列传和国史,另外一个就是帝王本纪。关于帝王的那些史书并不是谁都能看,国史也是相同的情况,列传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列传就是历史名人(臣)的传记,又分官方和野史。历史上能够留下列传的无不是一时豪杰,要么是对国家和民族有过大贡献,要么就是在某个历史大事件中影响深厚。 陈胜作为第一个公然喊出“公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别管他早就在酝酿起事,找了个逾期蛊惑徭役一同造反,就属于在历史大事件中有重大影响,就有属于自己的列传。 实际上根据秦律判罚徭役逾期是有等级的,并不是说逾期就会被砍头。秦律上规定逾期多少日有多严重的惩罚,多少期限下是执行鞭挞多少,真就没有逾期就要被砍头的规定。所以陈胜说徭役逾期会被砍头是一种恐吓,裹挟随行众人一块起事。 对国家贡献被肯定的是张良与韩信,两人都有人专门进行列传,张良是《留侯列传》,韩信盖棺定论的是《淮阴侯列传》。 在写韩信相关列传的时候,司马迁肯定是无比烦恼。韩信先被册封齐王,后面又被搞成楚王,其中有太多老刘家的黑历史,怎么就变成淮阴侯的黑历史更多,怎么都回避不了韩信为刘邦打下三分之二疆土的事实,更回避不了韩信那么大功劳却有一个悲惨结局的下场,导致《淮阴侯列传》里面有太多模糊不详的地方,篡改和修饰就免不了。 因为刘邦是击败项籍(项氏,名籍,字羽),关于项籍的历史定义,尤其是老刘家的臣子来写,公允什么的就更别太奢望了。 古时候表字不是谁都能称呼,除长辈和好友之外,直接叫项羽就是一种蔑视,后世称呼那些西楚霸王都是叫项羽,连官方命名都叫《项羽本纪》,其实这就是最大的侮辱。 项籍会是本纪,那是老刘家怎么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刘邦受项籍分封乃有汉中地,争霸时期双方都为诸侯王,那就必须得是本纪而不是列传,列传那是臣工的。 冉闵能够看到的列传并无太多,往前数能被列传的也就那么多,以先汉最多。 实际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也没几个,冉闵最喜爱的还是那些与异族有过血战历史的列传,那么当属《蒙恬列传》和《李牧列传》。 “先秦,除诸夏皆为仇敌,他们是戎人、狄人、夷人和诸蛮、诸越。”冉闵当然没有看过夏朝和商朝的相关历史,他们这么个年代挖坟会被没理由砍头,可没什么考古,相关传说却不少。关于先秦的记录,冉闵是看过一部分《周书》,就有周室在异族逼迫下迁都的那一部分:“事实证明一点,能将所有能看得见异族消灭到一个都不存在时,千万不能手软。” 西周时期,周室分封的诸侯王其实还是比较听话,历代周王时不时就会下令各诸侯王调兵遣将,将周边异族压着打。西周被迫东迁,不就是诸侯王开始不听话,而说什么“烽火戏诸侯”就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论调,该是周室对诸侯王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无限下降了。 民族与民族之间,无时无刻不是在为了生存空间而交锋,强了就是攫取更多的土地用以族群繁衍生息,弱了自然会丢失疆域减少族裔的生存空间乃至于被灭亡。 后世说到农耕民族的时候,总会有农耕民族是没有侵略性啦、是守势民族啦、是羊群种族之类的论调,其实那些都是狗屁! 夏朝的时候,诸夏的生存空间只有山1东局部一隅,到了商朝却开始进军后世被称呼为中原的区域,到了周朝由于大肆分封则是进入开拓期,秦帝国建立一统之后更是没有停止向外开拓的脚步,汉帝国将可以用于农耕的周边土地是见一处就占一处。 要说农耕民族没有侵略性,那些被消灭到连残渣都没剩下的戎、狄、夷哪怕在阴间都会再哭死一次,一直被压制到连喘口气都艰难的诸蛮和诸越必然叫嚷谁那样定义是眼瞎。 后世总讲“战斗民族”,论起“战斗民族”就会说是毛熊,大概都是见多了毛熊喝多酒容易发酒疯吧! 要说“战斗民族”啥的,一个屹立于世界之林数千年没有被灭亡,从一隅之地历经无数血战,打出一个霸主地位,文明长期处于世界巅峰,诸夏比任何一个民族都更有资格讲自己才是战斗民族! 没瞎扯,自有诸夏以来,灭掉的种族数不胜数,虽有波折却是一直传承下来。一样有过灭国灭族无数的罗马,只有不是罗马人的意大利人张冠李戴,事实上是早躺进了棺材。 历史既是底蕴,就算稍微落后,也能在历代先人的辉煌事迹下被鞭策,很快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巅峰。 冉闵看了史书觉得自己上升到另外一种层次,逮住机会就要显摆:“诸夏第一勇士没谁不服,乃是知晓异族威胁的大丈夫!” 冉闵所说的诸夏第一勇士真不是蒙恬,讲的是帝辛。 帝辛就是那位被周室定义为“纣王”的商朝末期君王,可他真没有周室定义的那么不堪,相反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他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西征黎部,把国土则扩大到后世的山1东、安1徽、江1苏、浙1江和福1建沿海,比之前开拓最为疯狂的武丁更狠。 关于帝辛的评价最为中肯莫过于“统一神州肇此人”,可帝辛却被周室黑为“暴君”,一直黑了三千年。连太祖都为帝辛平反,那一句“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可是明明白白写在毛选之上。 成王败寇嘛,帝辛将军队全部调动到边境与异族血拼,家里却有诸侯王造反。姬周获得了统治权,为了表彰自己的正确性,可不得将帝辛往死里黑。其实能黑的也就制度,也就是奴隶制,问题是姬周自己也是奴隶制啊!这就很尴尬了,所以就甭管帝辛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反正往死里黑就对了。 “如此类者……”桓温可比冉闵更懂历史,见冉闵已经开始不管不顾在胡扯,点了一句:“有始皇帝。” 帝辛在位时,军队基本是在边境与外族作战,腹地仅是留下极为少数的部队。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绝大多数的军队同样是在边疆与异族血战,腹地是以少数的秦人统率六国的徭役兵。桓温说的就是军队在边境与异族血战,国内造反来不及调动平叛。 冉闵听了表情一滞,很明显的僵住了。 谁都知道异族是威胁,前提却是要内部能稳得住,要不异族是被逮着杀,可内部爆发叛乱却颠覆了国家,为开拓民族生存空间做了多少事,后面还要被无底线的抹黑,换谁都受不了。 有了“前车之鉴”,自秦帝国之后的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将强军安排在中枢,采取强干弱枝的政策。中央不动的时候,边疆哪怕是有边军数量也不会多,导致防线处处漏洞遭受异族不断的侵袭,得是严重到一定地步中央的军队才会开拔前往征战。 将强军摆在边境与异族交锋,国内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叛乱不断,自秦之后是发生在明,明也是在内外交困下亡了国。 要说读书,桓温读得绝对比冉闵多。有知识的人想法就多,他是在提醒冉闵别犯傻说一些胡话,比如去向刘彦提倡边墙厚实而腹地虚弱。 “内政建设是大事,亦是必做之事。”桓温在讲道理,让冉闵听了非常不高兴,他说了一些为什么必须发展内政的理由,后面站在武人的角度却又说:“止戈为武,并非罢战不征,乃是打到敌人拿不起兵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穷兵黩武不可取,忘战却更危险。某以为,止步于五个常备军才是合情合理。” “去喷啊。”冉闵满是怂恿:“在这说个什么劲,去吐丞相等人一脸,用你的道理将他们喷服了,少点说服王上的障碍。” 桓温才不愿意扯一些胡话,讲解道:“大汉缺粮,仅以本土产出必然不足,取(中南)半岛之粮亦是不够。将军所言及外出掠夺,王上听后已然动心。我等却是要选定目标,既要跨海而战,总该知晓如何去,去了如何打。” 都是在陆地上历经血战的人居多,哪怕桓温懂水战,可那也是在内河,对于海战啥的没一个了解。 他们听刘彦讲过阿三的一些历史,孔雀王朝啥的早就作了古,注意到的就是那边的海军历来不弱。相对清楚想要到阿三地盘走陆地现在是没条件,跨海作战比陆路长途跋涉远要靠谱,他们就不得不对海上作战展开探讨,就是没人能讲出一点什么来。 要从中原走陆路去阿三地盘,一条是高原的路线,另一条是走南亚丛林。 汉国将巴蜀纳入统治范围,蜀地就是连接着高原,问题是军队压根就无法大规模上去,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的人太少,少了等于无法采取大规模的入侵。高原都难以上去,就算是探勘到能够入阿三地盘的路线,好像也没啥用。 南亚那边比高原的难度少不到哪去,原始丛林密度惊人,到处都是崇山峻岭,过去殖民伤亡最多的不是在与猴子交战上面,是各种自然环境产生的大量伤亡。十万军队开拔进去,估计还没有踏入阿三地盘,自己先伤亡过半,以这种现象下的士气低迷,去了少不得是送人头。 算来算去,现如今要入侵阿三地盘走海路几乎是唯一的可行性?但这个其实是错误的,还可以从西域由北向南进行入侵,但从西域开打,得是先啃下克什米尔,还得一路啃上个数百里才能打到恒河流域。所以了,以抢劫粮食为目标,走跨海登陆作战真的相对靠谱。 “先摸清楚航线肯定没错。”徐正一直在默默的听,等待总算是讲到了点子上,不得不开口:“海峡已经发现,航线却是还没有摸清楚。” 就是航线摸清楚也不是说就能过去,华夏文明对军事讲究的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们对阿三那边的了解仅限于刘彦偶尔的闲谈,那些就不能作为实据,必然是要先搞明白那边有哪些国家,海上力量又是怎么样,最后才是登陆之后该干些什么。 “摸啊,可劲的摸。”冉闵一脸理所当然:“下达严令,三个月内要有可行性报告,逾期砍了主官,完成任务重赏!” 冉闵觉得刺探阿三有什么国家和那些国家陆上军力多强都是没必要的事,他坚信只要是被他们盯上的,就没一个是怼不过的,差别就是代价有多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