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府牧临府
庐州府牧拿出核查庐江县府的刑狱诉讼之事只是借口罢了,真正地目的还想是试探这一次的周玄清的态度罢了。 而结果显然,周玄清如庐州府牧所料,牢牢地把握住了庐江军的兵权之后,选择了适当的妥协。 得知此事之后,略微起了兴致翻了翻县府里的存放的状条旧例之后,庐州府牧也就是走出来了县府,如他对周玄清言外之意的许诺一样,一切……止步于庐江县府。 “下臣亲自送府牧返回庐州府?”县丞张壑当即是俯身请道。 张卫庐转过头来,看着张壑,问道:“我何时说过要回庐州府了?” 张壑语塞,不过这张卫庐是他的族兄,平日里也极为平易近人,倒是让张县丞没有那么拘谨,转即就是回道:“府牧大人日理万机,如今庐江县府这边的危机总算是解除了,府牧大人不是要返回庐州府么?” 张卫庐摇了摇头,当即是道:“眼下还有一件颇为重要的事情需要着手去办。” 见到府牧大人如此说,这张县丞也是颇为疑惑,此番府牧大人亲自前来庐江县府,难道不是专门为了那周玄清而来的? 还不待张壑细想,就是听见了那外面有人通报,说是庐阳军上将军苏厉请见。 张卫庐一副正主来了的表情,不过并没有让人将苏厉请进来,而是自己带着张壑出去迎接张壑。 见到府牧大人出来,苏厉也是抱拳道:“不知府牧大人召见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此事的确是有些唐突了,不过眼下恐怕是没有比苏将军代为引见更好的人选了,”张卫庐道,旋即又是揭开了谜底:“我也是前不久才是得到了讯息,苏将军,真是没有想到先朝吏部尚书就是令尊。” 张壑闻言,亦是大惊,那苏老爷子在兽潮中出手就是让张壑察觉到了不凡之处,但断然是没有想到这苏老爷子居然是先朝的吏部尚书。 那吏部尚书可是掌管吴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为朝堂六部尚书之首,可谓是地位尊崇! 这些过往,因为吴国皇室和那当朝显贵的刻意打压,苏府这些年来是闭口不提的,甚至是苏府三代中的小辈中知晓这些事的少之又少,苏厉不知府牧大人究竟是从何处知晓此事的,不过却也是如实回道:“家父当年的确是在建邺为官吏,至于是不是府牧大人口中的先朝吏部尚书就是不得而知了。” 庐州府牧又是问道:“令尊名讳是?” “家父单名一个嵩字。”苏厉回道。 “这就是对了,”庐州府牧确认之后,当即是高声朗笑了两声,如此说来:“令族就是当年建邺城中盛极一时的苏府了!” 张卫庐见到苏厉一副不解的模样,似乎还有着一些顾虑,当即也是道:“苏将军不必担忧,我和那金陵党人什么状况想来你再清楚不过的,当然之所以这般问,倒是为了一桩当年旧日情谊罢了。” 说着,张卫庐收敛起来了脸上的笑意,眼中涌现出一丝庄严肃穆道:“当年东吴学宫,卫庐不才,被太傅大人收为亲传弟子,修习文道!” 如此一说,苏厉豁然开朗,这太傅显然不可能是当朝太傅宋无极,而是先朝的苏太傅,自己的二叔。 只听张卫庐道:“苏将军,此番还请你代为引见令尊,我也是有多年未见令尊了。” 有着旧年的深厚情谊在,苏厉自是不会疑虑,当即是将庐州府牧带入了苏府当中。 苏老爷子退出朝堂多年,当年苏府盛极一时的时候,吴国九州的太守刺史投入苏府名刺请见的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彼时建邺城中有着“宁为苏府门外汉,不为皇城员外郎”的谚语,可见彼时苏府的尊崇。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苏府衰落之后,就连那张县丞上门之时,苏老爷子就是亲自迎见,更何况这一次来的还是那吴国声名赫赫的人物,庐州府牧张卫庐了。 “为何那庐州府牧会来苏府?” 苏潮也是在百般疑惑,那庐州府牧前来苏府,倒是让苏府之内忙了一个上下,时近年关,还好备下的东西都已经是齐全,倒是没有忙的慌了手脚。 不多时,就是见到了几道骑马的身影过来,其中有着苏潮的父亲苏厉,再看身边的那一位,不正是前日庐江驻军大营中见到的庐州府牧张卫庐么! 苏老爷子视力极好,远远的见到了那庐州府牧,似乎是追忆起来往事,喃喃道:“原来是他……” 果然,庐州府牧来到苏府正门之后,下了马连忙是拜见苏老爷子道:“卫庐何德何能,居然是让苏翁正门等候!” 苏老爷子见到庐州府牧还是这般顾全礼节,当即也是扶住了张卫庐的手袖,道:“早该想到的,早该想到的……当年你出身庐州,又是天资过人,出身富贵,除了那庐州的张氏一族,又有那等门第能够出了你这等子弟!” 张卫庐道:“当年张氏和建邺关系玄妙,卫庐不得不小心潜藏一些,不过彼时以皓月为名,倒并非是假名……这还要多谢恩师和苏翁不弃,数年来悉心教导。” “这也是你的造化……”苏老爷子见到了老者是当年旧人,倒是没有了拘谨,让人将张卫庐迎进了苏府当中。 似苏陌、苏烈等人,皆是从两人的言语中逐渐是明白了,又是见到了庐州府牧态度居然是如此虔诚,顾惜旧日情谊,不免是有一些泛起喜意。 而此时的苏潮的心头疑惑也是全部解开,不过看着这庐州府牧,苏潮总是隐隐中觉察到了后者似乎是有目的而来的。 果然,这庐州府牧和苏老爷子寒暄旧事不久之后,就是突然问了一句:“苏翁可知晓,那周国的随国公,已经是要被诸子百家封为圣人了!” 苏老爷子初听之时,露出来了一丝诧异,张卫庐见状,当即是笑着解释道:“这也难怪,庐江毕竟是偏僻了一些,我也是得到了这消息不久,苏翁一时难以接受也是再正常不过。” 苏老爷子摇了摇头道:“不,随国公能够封圣我并不奇怪,单单就冒天下之大不韪首创科举制,足以问道圣人!” “是啊,”张卫庐点了点头道:“想那周国彼时是何等的孱弱,随国公以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之后,十年就是大治,这几年,恐怕周国就是要问鼎中原列国之首了!” “倒是那周玄清和宋无极却是愈发隐隐不安起来了……”张卫庐笑了笑:“在她们看来,周国国力问鼎中原列国固然是因为文道昌盛,但那随国公却是周国的权臣,以臣压君,彻底抵触了金陵学宫的三纲五常……” 说到这里,张卫庐也是露出来了一丝对某人的不满道:“想当年恩师在东吴学宫就是说过,唯才是举,破除门第之见方才是兴国之道,就在前不久,随国公也是点出来了这句话,且是惋惜恨恩师不生周国,现在想来建邺皇城中的那位吴帝必定也是心生悔意了吧!” 苏老爷子闻言,只见叹了一口气,随后摇了摇头道:“当年之事,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