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凶(三)
“殿下……” 于侧妃颤抖着张了口:“请听我一言。我嫉恨太子妃娘娘,一时鬼迷心窍,才对太孙动了手。这些都和阿启无关。他什么都不知情。殿下要杀要剐,都冲我来,阿启是清白无辜的。殿下万万不要迁怒到他的身上……” 话还没说完,太子已经大步走到床榻边,扬起手,用尽全力扇了她一记耳光。 于侧妃没出口的话语,变成了一声惨呼。 整个身子重重地倒在了床榻上,头猛地磕到了床边。 “贱人!”太子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犹自不解恨,又骂一句:“贱人!” “孤平日是怎么待你的?你竟还不知足,胆敢谋害孤的长子!幸好阿诩精明过人谨慎睿智,早有防备,否则,岂不是让你的阴谋得逞!” 太子越说越怒,越想越恨。 撇开元祐帝的圣眷不论,长子自幼聪慧,行事沉稳,在一众皇孙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有这么一个优秀出色的儿子,身为父亲自然是骄傲的。 哪怕他偏爱安平郡王,却也十分清楚,长子的资质最佳,无愧太孙之位。 这个于侧妃,仗着他的宠爱,竟生出贪恋,胆敢暗中谋害太孙……太子面色铁青,目中满是寒意和怒意。 于侧妃高烧还未退,又和顾莞宁斗智斗勇斗口舌,本就思绪混沌疲惫不堪,被太子毫不留情的一巴掌打得头晕眼花,许久没回过神来。 脸上火辣辣地疼,口中有淡淡的腥甜味。 …… 太子妃愤怒的声音响了起来:“于氏,你好狠毒的心肠!竟在几年前就收买周太医,意图对阿诩不利。怪不得阿诩之前风寒之症一直不见好转,原来是你暗中指使云墨给阿诩下了毒。” 太子妃和太子太孙一起站在门外,将顾莞宁和于侧妃说过的话全都听进耳中。早已怒不可遏,只是动作比太子稍慢了一步。 直到此刻,太子妃才走到床榻边,怒目相视。 于侧妃抬起头,浮着五指红印的俏脸上满是讥讽的冷笑:“闵氏,除了家世出身之外,你样样都不及我。你做太子妃,我屈居侧位,生生地在你面前矮了一头。我心里如何能甘心?” “成王败寇,我既是输了,什么也不必再说。老天真是没长眼,竟让你这么一个蠢人生了一精明深沉的儿子。否则,就凭你,如何是我对手!” 太子妃被气得浑身簌簌抖。 奈何吵架从不是她的擅长,被气得快七窍生烟了,也不知该如何怼回去。 太孙神色冷然,沉声道:“到了这个地步,于侧妃还是要逞口舌之利。举头三尺有神明,于侧妃就不怕会报应到二弟的身上吗?” 最后这句话,可算是戳中了于侧妃的痛处。 于侧妃瞪着太孙,咬牙切齿地怒道:“萧诩,我虽做了对不住你的事,阿启到底是你嫡亲的二弟。你这么可以这般诅咒他?” 太孙神色漠然地应了回去:“整日心存嫉恨,想着如何谋害我这个太孙的性命。这样的同胞兄弟,我萧诩承受不起。” 于侧妃面色一脸数变。 太子怒问:“于氏,你老老实实和孤交代。此事阿启到底知不知情?” 于侧妃心中一沉,不假思索地应道:“殿下,阿启一直都是个天真单纯又善良的孩子,对太孙也素来敬重有加。他万万不会生出谋害太孙的心思,至始至终什么都不知道。都是我自作主张。” “不管殿下如何处置,我绝无怨怼。一切是我咎由自取。求殿下不要迁怒于阿启。” 于侧妃一边说着,一边爬下床榻,跪倒在太子面前,卑微地哭着恳求。 太子正在气头上,不愿再多看于侧妃一眼,扬声喊了方公公进来:“立刻去宫中送口信,将安平郡王请回府。” 方公公应了一声,正要退下,顾莞宁冷不丁地说道:“方公公亲自去接安平郡王回府。如果安平郡王问起是何事,方公公就说于侧妃病情加重,想见他一面。其他的,不得透露半个字。” 方公公一愣,下意识地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神色阴冷地说道:“就按太孙妃的吩咐,告诉安平郡王。” 他要看看,最疼爱的幼子是否真的无辜。 方公公领命退下。 于侧妃全身颤抖不已,右手指甲用力地掐入掌心,带来一阵阵刺痛。 她用力咬紧牙关,不让自己露出心底的怨毒和惊惧。 阿启会没事的。 他一直都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远比同龄人聪慧早熟。只要方公公一露面,他一定会猜到是怎么回事…… 他一定能应付!一定会没事! …… 太子府离皇宫极近,一来一回不过是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安平郡王随着方公公回来了。 安平郡王步履匆匆,面色晦暗,眉头紧皱。 父王紧急召自己回府,会是为了什么?到底是母妃真的病重,还是另有蹊跷? 这几日他一直待在宫中,宫中传递消息多有不便,也因此,府里生的事,他未必立刻知晓。 只是,他的心头总萦绕着一阵不祥的预感。 母妃说了要趁早对云墨和周太医动手,应该就在这几日间。莫非是事情败露了? 有心从方公公的嘴里套话。可恨方公公嘴紧得像蚌壳一样,一路上半个字都不肯多说。 很快,安平郡王就到了荷香院。 荷香院里的气氛也大异往常。 往日熟悉的宫女内侍,竟然一个都没见到。换上的都是太子身边的人。 安平郡王心里直直地往下沉,面上却半点不露,大步走到于侧妃的寝室外。用力敲了敲门。 门开了。 屋子里却不见于侧妃的踪影。 太子阴沉着脸坐在椅子上,一脸怒意的太子妃站在一旁。 太孙和顾莞宁则站在太子妃的身侧,面色同样不佳。 安平郡王心中又是一沉,定定神,走上前行礼:“儿臣见过父王母妃,见过大哥大嫂。方公公说于侧妃病情加重,父王才急召儿臣回来。不知于侧妃现在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