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屯充饷
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卫所制,采取军屯的方式,解决了朝廷军队的粮饷支出问题。以至于朱八八很傲娇地宣称“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但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军官豪绅侵占军屯,使得依靠军屯为生的士兵们失去了生活来源,卫所制逐渐走向了崩溃。 朝廷既没能力发军饷,军屯的田地又被兼并,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如何有力气有精神去上阵厮杀?而这也是明朝中后期卫所兵战力很垃圾的主要原因。 但形近崩溃,并不意味着就要推倒重来。 至少,朱由校认为现在的条件不允许。主要是没钱没地,安置不了那么多下岗的卫所兵。 现在苦是苦,可还能饿不死。你一下子全裁撤了,又没善后工作,不是逼着卫所兵造反嘛? 而且,朱由校也不准备就这么放过那些侵权田地的军官士绅官僚恶霸。 哦,侵吞就侵吞了,最后朝廷废除卫所制,田地就成你们家的啦?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所以,朱由校要“清屯”,把清出来的田地分给卫所兵,安置好他们。省得有个什么民乱,连卫所兵也跟着造反。 当然,军屯私有化已经积弊太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可谓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特别是负责“清屯”的官员,等于是跟地方官宦、士绅地主为敌,这帮地头蛇联合起来的势力,相当强大。 正因为意识到“清屯”的艰巨,朱由校才把左光斗、方震孺等大倔种,不久还有杨涟都派到地方去,干这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清屯”是有巨大的阻力,可收益也明显哪,可谓是解决现在财政不敷的一剂良方。 历史上的孙传庭,得到崇祯的授权(穷得没钱,只能给政策),高举“祖制”大旗,号称“地不容失一亩,粮不容失一粒”,按照卷册疯狂收取军屯土地。 结果呢,孙传庭仅清屯一项,三年共得折色四十五万多两,本色米麦豆五万石。并以此粮饷,练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秦军”。 要知道,那可是在陕西,不是富庶的江南,田地出产有限,还有小冰河期的影响。 为此,孙传庭还美滋滋地上奏,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无私传授给穷得发昏的崇祯帝,希望能推行各地。 效果很显著,可后果很严重。 孙传庭这么干,等于得罪了满朝的文武官员。在交章弹劾下,崇祯的多疑病又犯了,将孙传庭下狱问罪,并且下令停止清屯充饷。 唉,这个崇祯,真是让人愁死了。 你要是怕背骂名,那就找几个孙传庭这样的去干哪!国都要亡了,人都要挂了,还考虑那乱七八糟的做甚,干就完了。 “依祖制:卫所屯田,地不容失一亩,粮不容失一粒……”朱由校提笔给左光斗写回复,那就一个理直气壮。 写完回复,朱由校觉得还不够分量,又口述道:“拟旨:左光斗加右都御史,兵备道孙传庭加按察使,巡察兵备,编练新军……” 圣旨下了,官也加了,你们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谁也别惯着,朕相信你们哦! 哪怕是崇祯时的明末,朝廷要施行各项政策也是皇帝一言决之。 尽管吏治腐败,政策施行的要打折扣,但要有孙传庭那样的铁腕,依然能够成功,而不致引起大规模动乱。 造反?官宦士绅嘛,他们不敢,还很怕被扣上这个帽子呢!那可是满门抄斩的下场,别说田地财产啦,脑袋都没了。 现在也只是清退,没抄家治罪,也没把人逼到绝路,谁还敢冒着灭族风险乱蹦跶。 现在是天启二年,不是崇祯十几年,你投农民军,你投后金,能找到算我输行不。 这是朱由校的考量,才敢如此大胆。 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清退算什么。要是这一步都迈不出去,还不如在宫里苟着,任由王朝崩溃,一起完蛋呢! 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嗯,到历史上的崇祯大旱,只有五年多的时间了。 朱由校掰着手指头又算了一遍,再次警醒自己,留给自己革新振兴的时间并不多。 别看崇祯还硬撑了十七年,但到那时几乎就已经是个死局。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地狱难度的通关副本啊! 当,当,当……自鸣钟发出的报时声,让朱由校抬起头来。 每到快要报时的时候,张裕儿都眨巴着大眼睛,盯着自鸣钟。 钟声一响,丫头就咧开小嘴,露出欢快的笑容。脑袋还一点一点,数着报时的钟点。 简单而快乐,不知道就一个自鸣钟报时,有什么令人如此欢愉的奇特效果。 朱由校被这丫头纯真无邪的笑容所感染,虽然知道这很傻,可也不由自主地抿起了嘴角。 张裕儿等到报时结束,才转过脸儿,却看到皇爷投注过来的和熙目光。丫头微垂眼帘,嗫嚅道:“皇爷,八点了呢!” 朱由校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去休息吧,朕还要写点东西,有刘若愚在跟前就行了。” “奴婢——不累。”张裕儿乖巧地走到皇爷身后,伸出手给皇爷拿捏着肩膀。 朱由校轻轻拍了拍丫头的小手,倚靠的姿势更放松,眼睛半睁半闭,对刘若愚说道:“朕口述,你记录吧!” 刘若愚应了一声,铺纸提笔,凝神静听。 朱由校沉吟了一下,缓缓开口,“回徐卿:既如《神器谱》所言:炼铁,炭火为上,北方炭贵,不得已以煤火代之,故迸炸常多。朕思之,可用焦炭试验……” 煤里含硫磷等有害元素,直接用来炼钢炼铁,肯定会影响到质量,进行影响到所造枪炮的性能。 关于这一点,朱由校还是明白的。 可他不明白的是:据考证,宋朝时就有用焦碳的证据,可到了明朝,怎么却没人懂了呢? 还有汉唐时打造的刀剑,名列世界前茅。到了明朝,咋就被倭人赶超了? 朱由校斟酌着字眼口述,还不能说什么太深奥的。 啥碳含量决定是铁是钢,是软是硬啦?凭徐光启和孙元化等人的好学劲儿,还不把自己缠死啊? 再说了,自己一个深宫中的皇帝,为啥明白这些,这也说不清楚啊! 嗯,得编本书,就说自己偶然所得,让大明的科技来个飞跃发展,超过什么红夷西夷。 朱由校摸了摸肚子,感觉这里的学问太多,简直要冒出来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