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西宁
第八十章西宁 正统二十年秋。 于谦一行过万士卒,从兰州逶迤而行,向西宁而来。 从兰州到西宁,并不是太远的。 只是于谦在来之前,却准备了很多很多。 丘浚很得皇帝的重视,甚至官场传言,今日之丘浚就是明日之刘定之。再加上丘浚又担任的御史,虽然品阶低,但是不管是四川与陕西都没有敢小看他。 更不要说,他还平了松潘之乱。 诚然,丘浚在平定松潘之乱的功劳,是有一些水分的。但是至少说明丘浚还是相当有能力的。 故此,于谦也起了栽培之心。 于谦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也是有预料的,估计一辈子也难以如内阁了。如此一来,于谦心中的功名之心倒是淡了许多。 功名之心淡薄了,反而生起了好为人师之心。 这几日,于谦将大部分关于西宁的资料文档给丘浚看。 这一次在晃晃悠悠的马车之上,于谦半是闲谈,半是考教的问道:“你觉得西宁怎么样?” 丘浚不敢不重视眼前这位重臣,他是天下人公认的,虽然不在内阁,却是权力圣宠不在首辅之下的大臣。 是政坛上的大佬。 丘浚自然持弟子礼,可谓毕恭毕敬之极,听于谦这样问。沉吟一会儿,说道:“西宁乃边陲重地,镇湟中,扼番羌,古来征战之地,汉唐宋用兵之所,本朝军兴,太祖设西宁卫以锁西番,和睦诸番,以宁青海。” “西宁一卫,军五千余,百姓一万余口,下辖十三族,并有西海,西海之地,水草丰盛,诚天赐朝廷之养马地,今年朝廷用武于北,尤缺马匹,如果能得青海之地牧马,则能解君父之忧,家国之困。” 于谦点点头,说道:“还有吗?” 这一点不错。 青海骢乃是天下有名的马,青海之地,也是一等一的养马地。只是于谦深刻的了解西北马政之后,不得不承认,大明是缺养马之地吗? 不是。 西北,宁夏,甘肃,陕西,或许养马成本没有草原那么低,但是如果说西北不能养马,那就是天大的笑话。 这里面的原因很是复杂。 在青海建立马场,未必是一个好办法,但是现在看来并不是当务之急。 丘浚沉吟一会儿,说道:“湟中之地,本就利于耕种,汉唐之际,就多有屯耕,及至本朝,太祖太宗以屯田为要务。西宁之地,在太祖末年,就已经能自给自足了。并且能转运粮食以济西北。” “只是到了正统年间,卫所败坏,西宁卫产粮才日益稀少。如果能整顿西宁卫,令起尽复旧观,定能让西北百姓得一分休息。” 于谦心中叹息一声,暗道:“勇气可嘉。” 只是西宁产粮可以自给自足,并能供应外部,但是卫所制度全盛的时候,那一个屯田的地方,不能够自给自足? 大部分卫所都能够的。 湟中能够产粮食,难道西北其他地方就不产粮食了。 于谦到了西北才知道,诚然西北残破干旱,因为水源,天时等原因,很多地方一亩地才收一石多。 与北方平均亩产二石多,与南方平均亩产三石多,已经江南有些土地亩产,三五石,乃是七八石之多,根本不能相比。 这是自然环境限制。 但于谦深入民间调查,才发现另外一个事实。 粮食产量本来就是少是一回事,西北卫所特别多,西北的粮食生产很大一部分都在卫所体系之中,而今卫所制度早就不如当初了。 并非当初的土地不产粮食了。 而是当初的土地产出的粮食,不在才朝廷手中。 甚至于谦最大感觉是,西北四王迁入北京,让陕西财政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朱祁镇将四王的田产,转给陕西布政使。 这才让这一两年过的有一点点宽松。 所以,西宁卫所的问题,乃是西北地区的普遍问题,不过是因为西宁孤悬于贺兰山之南,实实在在的是天高皇帝远。内部又是土流杂居,表现出来的特别严重。 丘浚见于谦还不满意,说道:“下官以为到西宁卫之后,要特别注意喇嘛教。” “西宁土人,笃信喇嘛教,这也是朝廷多次册封喇嘛的原因,入乡随俗,喇嘛虽非正教,但是能导人向善,秉承忠君爱国之意,下官觉得,也是要多加笼络才是。” 说实话丘浚作为读书人的本能,对这些喇嘛教很看不管。 这里的喇嘛根本没有什么六根清净什么的,甚至还有什么欢喜禅,简直是难登大雅之堂。毕竟这还不是明后期,能堂而皇之的谈论房中术的时代。 但是丘浚个人怎么想,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喇嘛对朝廷的作用。 正统年间,朝廷编印的《大藏经》《正统道藏》,这些事情都是杨士奇推行的,朱祁镇批准的,就是用来笼络喇嘛,和尚,还有道士。 特别是喇嘛。 朱祁镇登基之后,一般不喜欢建寺庙,唯独喇嘛教,朱祁镇不仅仅在北京建,对西宁方面报上去的,也统统批准,并且要地方财政支持。 朱祁镇自然不是傻子。而是看到了喇嘛在帮助朝廷治理西宁,乃至西藏的效果。这才特别隆重的对待。 于谦说道:“不错。你是做了功课的,但是这一次茶马会市,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于谦一行过万人,为什么这么多?就是汇集了不少茶叶商人。 甚至于谦身后的茶叶商人还不是全部,从其他道路,如同松潘,也有到西宁的。 这一次于谦估计到西宁茶叶在千万斤左右。 似乎也是因为官方这一次理顺茶马贸易的道路,而爆发增长。 在大明内部卖茶叶,其实只能赚一个辛苦钱,唯独贩卖到青海才有大价钱。这一次朝廷酝酿一年的行为,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甚至这些茶商之中,还有从江南来的。 按照这个时代的交通,估计他跑这一趟,一年都下不来。 丘浚说道:“按理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各地私茶已经查处过了,封堵的七七八八的,大人在各处设立了巡检司,又不对商人做限制,不管哪里的商人都能报引。” “想来不会有多少人私茶。” 于谦听了,心中暗道:“如果丘浚的见识仅仅到了这一层,今后的前程也就到六部尚书为止了。” 丘浚似乎看出于谦所想的了,微微靠前一点,说道:“还有一些事情,下官人微言轻,却不是下官能说的,下官不敢妄言。” 于谦眼睛之中精光闪过,说道:“让你说你就说吧。” 丘浚说道:“是,下官以为最大的问题就在西宁城内,毕竟大人不可能常驻西宁,即便是我这个御史,在这里也未必能说的上话。” “所以,大人想做事,就要先打扫干净房间。” 于谦微微摇头,说道:“你将他们当成什么了?” 丘浚说道:“与大人相比,他们自然什么也不是。不过是区区一会宁伯而已,如果前会宁伯还在,也不敢在大人面前放肆,而今不过是区区旁支而已,又算得了什么啊?” 于谦说道:“你倒是看出了几分,但是西宁李家可不仅仅是会宁伯。可是西宁第一望族,要在西宁做事,可是不能少了李家。” 丘浚说道:“大人不是有了准备?否则也不会带范广所部来。” 于谦这才知道,丘浚早就知道这一次西宁之行的关节之处,不错,就是走私茶马最为受益的就是西宁最大的地头蛇,会宁伯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