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官学
“哼!” 袁明珠歪着脑袋斜睨了她大哥一眼,撅着小嘴,皱着鼻子冷哼了一声。 袁伯驹知道自己这话问得时机太容易让人误解了。 赶紧赔笑道歉:“大哥错了,下次有没有外人在大哥都背着你。” 解释着刚才不是不想背着她,而是碍于有外人在。 袁明珠面色稍霁,算是接受了他的理由。 袁伯驹蹲下来,把她托到背上。 袁明珠趴在她大哥背上,丝毫没影响她埋汰人:“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袁伯驹知道他家小妹总是出惊人之语,只能苦笑,也不反驳。 还是袁仲驹说道:“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学堂,那是读书人扎堆的地方,小妹你现在说说就说了,到了那边可别浑说。” 兄妹几个斗着嘴走远了,旁边一座临街的酒楼的二楼,屋内的人说:“听听,听听,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吧? 如今的懵懂小儿都知道你们这些读书人没有好东西。” 在座其他三个人都沉默着不吱声。 一位似是领头的人,最终无奈道:“恒正兄,你不能这样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郑长英之事目前尚不知真伪,怎好贸然处置?” 被称为恒正兄的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的中年汉子,听他如此说,也泄了原本的心气,说:“罢罢罢,你等括囊守禄,算我看错人了。” 拂袖欲走。 领头的人拦他:“恒正兄,此事不可意气用事。” 莫恒正只留下一句:“难怪世人都说‘南川先生之后,士林之间再无有骨气的读书人’,原本我还对这话不认同, 如今看来,此话是再不错的。” 躲开他的挽留,闪身离开了。 南川先生,是士林领袖陆驳的字号。陆驳先生一生,育人无数。 在座几人,都曾是陆驳先生的弟子。 那领头之人,是武安州学正梁国旭,字沐风,其余二人也都是武安州的著名士绅。 二人纷纷让梁沐风拿主意,看这事该如何处置。 梁沐风叹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只怕郑长英一家三口死因却有蹊跷。” 其中一人被莫恒正说的义愤填膺:“我等并非贪生怕死趋炎附势的奸佞小人,若是其中真有蹊跷,拼的倾家荡产,也要为他伸张正义。” 其余一人也点头赞同。 梁沐风伸手制止了他们继续往下说。 二人都不能理解刚刚他就阻止他们说话,如今还是如此。 梁沐风:“此事不能操之过急,或许真有此事,不过传讯给恒正兄的人就不一定单单是为了伸张正义了。” 又说:“我们还是先静观其变,看看谁在后面推动这事再说,怕只怕,这事矛头所向的是……。” 是谁他没有说,只是拿手指指了指屋顶。 其余二人表情肃穆。 三人又议了一会事,就会账离开了。 他们刚走不久,就有人从隔壁房间出来。 此时的武安城,人员复杂。 朝廷持续数年的移民政策,使得此地人口组成复杂,天南地北的口音都有,所以出现一些口音奇特的人大家也不在意。 武安城的官学在城东北隅,袁明珠他们照着路人所指的方向走过去,才发现官学就在衙门旁边。 衙门,官学,卫所,都在此处。 袁明珠他们先去看了曾祖父排队排到哪里了。 前来支领物资的人实在太多,所领物品又繁杂,袁弘德他们还得好长距离才能排到。 他们就跟曾祖父打了一声招呼,说先去官学那边看看。 袁弘德嘱咐他们别跑远了,看看就赶紧回来,别耽误了回程。 若是只他们一家前来,袁弘德不会如此嘱咐,现在是四家一起过来,若是耽误了回程,只怕别人会唧唧歪歪有话要说。 袁伯驹应道:“官学就在隔壁,我带弟弟妹妹们看看就回。” “去吧,看好妹妹。” 绕过排的长长的队伍,就看到官学的大门。 现在是农忙放假时间,官学内外十分安静,几乎没有人走动。 看到他们靠近,守门的门子驱赶他们:“此处乃官学,闲杂人等不得逗留。” 几个人只能远远的从大门处往内看了看。 房舍的门都紧闭着,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袁伯驹说:“回去吧。” 正在这时,有一位中年人进了官学的大门。 那人跟门子说了几句话,就进去院子里了,门子则往他们这边跑过来。 问他们:“可是新跟迁徙过来的学子,前来看书院情况的?” 袁伯驹门子行礼道:“正是,今日随家人过来支领种子农具,知道学院就在隔壁,隨带领弟弟妹妹前来看看。” 门子十分和蔼道:“进去看看吧。” 袁伯驹带领弟弟妹妹跟门子道谢,带着他们进了书院大门。 就见书院内中为先师庙,供奉着孔圣人的画像。 ?先师庙前院东西列两厢,前为庙门,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又右前为棂星门,门之外为泮池,跨以石桥,东西为碑亭者二,庙后为蹑云亭。 棂星门左为启圣祠,又左为应璧楼,祠后为讲书楼,楼后有号舍。 棂星门右为学门,有大门,人为仪门,东西遍日义路、礼门,中为明伦堂,东西列各斋,东为进德、修德二斋,西为成德斋。 堂后为尊经阁,东西为学正宅,训导宅,阁后为御制敬一箴亭。 还有神厨、神库、宰牲房、致斋所、馔堂、射圃亭。 书院房舍尚新,看得出修缮的年月应该不是太久。 袁明珠十分满意。 他们千里迢迢而来,绝大部分原因是冲着迁徙地的教学应考优势来的。 来到此地,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 在书院内转了一圈,几个人满意而归。 出得门来,跟放他们进去参观的门子再三道谢以后,兄妹几个就回去找他们曾祖父了。 “书院的门子大叔人十分好,看出我们是新迁徙来的,就让我们进去看了……。” 袁少驹叽叽喳喳的跟袁弘德描述着书院的见闻和布局。 袁弘德捋着胡须笑呵呵的听着他说话。 果然让袁明珠猜测的那样,四户人家分一头耕牛。 且耕牛不是送于他们,只是免费租用五年,租用期间所生的小牛归官府所有。 期间如果耕牛有受伤或死亡情况,还要照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