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奴隶法案
当夕阳的余晖完全消失,威尔士城安静下来。 和往日安详的氛围不同,今日威尔士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紧张的气味。 在临时法令的要求下,威尔士居民不得不负担一个士兵的伙食,虽然从心中不乐意,但是没有一个人敢于反抗。 白天的残酷场面让他们吓破了胆子,没有人愿意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拒绝。 “长官,这是面包,肉干,奶酪和红酒,请慢用。” 在一户显得十分富裕的人家中,常玉柱斜躺在桌子前正在等待房子的主人送上食物,对于长途跋涉的他们而言,现在太需要一顿晚餐。 而且在下一批补给到来之前他们只能利用威尔士自身的资源喂饱自己,在战败者处获得物资是必备的能力。 “还不错,比我预想的要丰盛。” 常玉柱望着桌子上的食物,目光在房子主人身上扫了下,这是个肥胖的中男子,看起来一直生活不错。 不过因为不懂英国人的语言,他也懒得和他们交流。 在常玉柱吃饭同时,威尔士街道上的帝国士兵正以班级单位行动,他们被分配在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中有十二户居民。 一个班十二个人三人一组,分为四组进餐,每当一个士兵进入房子吃饭的时候另外两个则负责安全。 在休息的时候他们采取了同样的办法以此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毕竟对英国人来说,他们是敌人,在敌人的家中做客总要保持警惕。 除此之外,雷鸣还下达了宵禁的命令,安排巡逻队巡视威尔士,夜晚任何在街道上出现的英国人都会被射杀。 而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机枪手则被安排在总督府,他们和装备都在这里,由随军的后勤兵负责他们的伙食。 “司令,这是我们在总督府找到的文件,这上面记录了威尔士的所有资料。”史彦军拿着一份汇总的资料。 “念!”雷鸣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拿出一根点了起来。 和许多将领一样,抽上了这个东西,他便很难戒掉了,毕竟对在战场上搏杀的人来说,能够让他们精神放松的东西很少。 不过这种卷烟很贵,而且目前帝国只有一家在生产,至于是谁发明的,当然还是他们的皇上。 “根据资料显示,现在的威尔士有九千户迁徙来的自由民,人口在三万五千人左右,流放罪犯的后代有两万户,人口在六万八千人左右,剩下的则是这三年从英国送来的罪犯,一共有七千人。” 顿了一下,史彦军继续说道:“这些年他们在威尔士之外开拓了不少牧场和农庄,其中农庄的数目有三万三千三百二十个,分割的牧场有大大小小六百块,这些牧场上主要是肉牛和用来产羊毛的羊,而农庄主要种植的主要是小麦,大麦,油籽,棉花,甘蔗。” 雷鸣的闻言,忽然爽朗地大笑起来,他说道;“这次攻占澳大利亚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英国人在这里经营这么多年,现在这些成果都是我们的了,无论是牛羊还是棉花,这些都是现成的,我们只需要享受现成的就是了。” 史彦军附和着笑道;“谁说不是呢?这么多现成的农庄和牧场,只要全部接收,驻扎在澳洲的士兵便衣食无忧了,不过威尔士的英国人还是太多,如果这些人暴动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大的麻烦,而且这也会拖累我们继续进攻的步伐。” 雷鸣的神色沉了下来,史彦军担忧的也是他正在思考的。 他很清楚这些英国人不过畏惧他们的武力而已,从心理上他们不可能臣服,毕竟英国早已有了自己的国家民族观念。 对英国人来说,他们是外族,是敌人,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理上他们都不可能和他们融洽相处。 所以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第一条采取残酷的政策把威尔士的居民彻底变成奴隶,第二条则是温和对待这里的居民,从他们身上收税。 前者的弊端在于这样会在段时间造成激烈的冲突,而后者的弊端在于统治这么一群貌合神离的外族迟早会生乱。 不过征战沙场十余年早就让雷鸣有了一颗果决的心,他问史彦军道:“假如身份互换,你说这些英国人会对怎么对待我们?” “司令,这还用说吗?他们肯定会把我们变成奴隶卖到其他殖民地充当苦力,他们也正是这么做的。” “那就是了。”雷鸣的眼神凌厉起来,“我们是如何处理蛮族的便如何处置他们。” 史彦军兴奋地点了点头,如果不给这些人带着一副镣铐,他晚上可睡不踏实,“那我现在下令让将领们有所准备,这两天便正式宣布奴隶法案,把这些战败者全部变成奴隶。” 雷鸣点了点头,“另外,尽快派人将战报送回去,我们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 史彦军应了声是,接着他犹豫着说道;“司令,将士们浴血奋战打下这里,这什么油水都没有捞到就走,是不是有点可惜,你看,这个威尔士只是澳大利亚大陆上一块很小的地方,之外还有无边无际的肥沃土地,空着岂不是浪费。” 雷鸣的眼睛眯了起来,带军打仗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士兵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私欲,所以一旦将领放纵士兵,这些士兵就会变得土匪一样,而以前有的将领也往往采取这种方式来让士兵释放心中压抑的情绪。 帝国军队纪律很严格,但是这严格的距离和作战的士气是两码事,正因为如此,帝国军队对外作战的激励政策一直在延续。 而当兵三年,富贵流油也成了民间的谚语。 “怎么,看来你对这里印象很不错。”雷鸣笑了起来。 史彦军说道:“司令,相比关东的寒冷,据英国人说这里一年四季温暖湿润,也正因为如此,英国才会看上这块地方,既然我们奉命占领这里,总要近水楼台先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