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一二 圣人
麦克司先生得到的两本书是李昭誉和李永忠二人的著作。 李昭誉在几年前与他的弟弟李昭承一起游历荷兰和法国,写过一份《欧洲工人生产生活调查报告》,当然,在发表的时候,二人选择用了笔名,而用了一个名字,好像那是一个人写的。 而李永忠则是凭借《资本没有祖国》一书在帝国家喻户晓,而对于这两本书,麦克司都读过。 李永忠的书中充满了对资本的批判和警惕,这与麦克司先生平日的工作是一样的,但这本书的实质内容却对他的工作和研究没有什么用处。相反,李昭誉兄弟写的那份报告,对麦克司先生来说却是意义非凡,麦克司在自己的文章中,还屡次引用了其中的数据和案例。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麦克司与李昭誉兄弟的阶层是不同的,麦克司对工人和资本的调查,多是从基层和底层出发,很多情况是调查不到的。而在李昭誉兄弟游历期间,虽然也是白龙鱼服,但两兄弟可不会伪装成平头百姓,而是伪装成来自帝国的年轻商人,仅仅是通过与工厂主以洽谈生意的名义聊天,就能得到很多麦克司无法调查到的数据。 第二天中午,李昭誉和李永忠坐在了麦克司的对面,这一次,李昭誉直接表明了身份。 “你就是来自中国的王子?”麦克司感觉难以置信,他指着桌上的那本《欧洲工人生产生活调查报告》说道:“这不是你写的,对吗?” “不,这正是我与弟弟的拙作,几年前,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我们游历荷兰。”李昭誉主动说道。 李永忠则是附和解释:“麦克司先生,帝国皇室有微服私访的习惯,也就是伪装成平民,混入平民之中。这是帝国的政治传统,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是事实。” 听完翻译们的话,麦克司皱眉,但转而就说道:“好吧,我相信了。我觉得,如果你们骗我,肯定会编更像样的解释,而不是这类一听就是不可能的事。” 李昭誉笑了笑,取出钢笔说道:“这是我的爷爷让我赠送给您的一件礼物,他虽然没有见过您,却读过您的文章。他认为,您的研究,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拥有很重要的作用。” “是吗,但这与贵国的皇帝陛下的父亲有什么关系?”麦克司与翻译说了好一会德语,才弄明白,太上皇不是皇帝,而是皇帝的父亲,而且是还活着的父亲。 “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表达一下对您的敬意和希望您继续坚持自己的研究。”李昭誉温和说道,他又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了一封漆封完好的书信,说道:“这是爷爷的亲笔信,请您作证,没有人拆看过。” 眼见漆封完好,还盖着私印,麦克司微微点头,他选择直接当着李昭誉等人的面拆开。 拆开后,里面是一张信纸,还有一张便签,便签上用中文写着一串文字和一串阿拉伯序列号。 而信纸上用拙劣的德文写了数百字,字体写的相当难看,但麦克司看了开头才明白,这是李明勋先用汉语写了亲笔信,然后找人翻译成德文,再亲笔誊抄的一份,是德文版的亲笔信,显然,对于这些拉丁文字母,李明勋长久未用,也有些陌生了。 “.......看到您在《伦敦报》上发表的有关‘剩余价值’的理念,我深刻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理念,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的概念,更是对封建时代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开创性的论述.......。 我以我最大的诚心,向您表达敬意,请继续您的研究。如果您需要经费,我和我的儿子君威愿意提供帮助,便签上是一个地址和邮箱,如果您需要,可以向那里写信........。” 麦克司先生看完书信,仔细装好,说道:“我已经明白了那位陛下的善意,这确实超出了我个人的想象,但我也愿意相信,他是诚实的,你们也是诚实的。” “那这钢笔?” 麦克司接过礼盒,仔细看了看说道:“这上面的中国文字是什么意思?” “忠于理想,承认现实。”翻译在得到李昭誉允许后,如实告知了麦克司。 “很好的一句箴言。”麦克司听懂之后,微微点头继续说道:“这好像是一种鼓励,又好像是一种告诫。但我从不接受来自权贵阶层的礼物,虽然您的祖父已经在书信之中强调了这属于他个人的赠予,但他就是一位陛下,这是上帝也无法改变的。 我也请您相信,这并非是我对他的不敬,事实上,我已经无数次听说过他的故事,他是一位征服者,也是一位立法者。他的哲学思想也十分的宝贵,曾经指引过迷途之中的我。” 李昭誉有些为难,而麦克司先生则问:“年轻人,你那位做皇帝的伯父,难道命令你必须把这支钢笔送给我吗?如果做不到会怎么样?如果对你很不好的话,你可以告诉他,你完成任务了。” “不,没有。我只是不想让我爷爷失望罢了。” “没关系的,年轻人。您的祖父已经九十多岁高龄,曾经站在世界之巅,他这辈子失望的事很多,不多这一件。”麦克司微笑说。 李昭誉点头:“好吧,那么我们告辞了.......。” “请等一下......。”麦克司先生叫住了已经起身的李昭誉,打开了李明勋的亲笔信,折叠了两次,仅仅露出两行字母,他与翻译交涉了几个来回。翻译对李昭誉说:“大公子,麦克司先生的意思是,请您用国语文字,把这行字的意思写下来。” “这行字是什么意思?”李昭誉瞥了一眼那行字母,无奈摇头,他要是看得懂德文,就不会带这位大使馆的翻译来了。 翻译说:“我也很无奈,大公子。麦克司先生知道,翻译会改变原有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外国人无法全面了解唐诗宋词的韵味,所以他既希望您翻译,又怕您没有给出原来的意思。” 李昭誉明白了翻译的担心,他可以写出来,但所写的,也就是翻译给的内容,但麦克司要的是祖父的原句,可就连这封德文信他都不能看,更不要说原文了。 “那你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李昭誉说。 翻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只有去做。但我想,太上皇陛下肯定说过与此有关的至理名言.......。”翻译说到这里,对着麦克司微微一笑,佯装随意的对李昭誉说道:“刚才麦克司先生折叠的不完全,我看到了那句话的前后。太上皇陛下说,他的一生所为,都是秉持这句话所代表的原则。 我想,这也是麦克司先生为什么要坚持得到这句话原文的原因。” 李昭誉轻轻点头,忽然明白了,他从翻译手中接过笔,又摇摇头,送还给了他,而是打开了那支原本李明勋要赠送给麦克司先生的金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行汉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我家家训里的一句话。”李昭誉让翻译这样对麦克司先生解释说。 麦克司再次对李昭誉表示了感谢,而李昭誉在与燕妮夫人见过后,选择了道别。 “看起来,中国贵族与欧洲的贵族确实不一样。”在李昭誉他们走后,燕妮收拾桌子,对麦克司说道。李昭誉到来,燕妮的招待仅仅是一点自己做的饼干和一杯白水。 客人没有嫌弃,这一点燕妮想到了,毕竟她昨天就发现,两个来自中国的青年都很有涵养,哪怕嫌弃,也不会表现出来,这是维护主人家的尊严。但燕妮没有想到,这位中国王子竟然真的喝了他们家的水,吃了饼干。甚至还在临走的时候告诉燕妮,中国人已经证明,经常饮用煮沸后的水,对健康更有帮助。 麦克司先生听了妻子的话,想了想说道:“仅限于中国皇室。不过你说的没错,他们确实不一样,我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那位出身商人的中国皇帝,为什么短短几十年就建立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国。 他无愧于伟大二字,这是真的。” 李昭誉和李永忠徒步走出了麦克司先生所居住的街道,无论是他们的打扮还是举止,都没有给麦克司带来什么麻烦。在邻居们看来,只是两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仰慕麦克司的学识前来讨教。 一直走到繁华的街道,二人才是上了马车。 “我们该怎么和国内交代?”李永忠问。 李昭誉一点也不在乎:“如实交代就行了,我想爷爷和父亲也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怪人。我爷爷说过,疯子和天子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而有本事的人,脾气多少都有点怪异。” “那威廉王储那边呢?”李永忠又问。 “也如实告诉他就行,在这件事上,威廉尊重了我和他的友谊,而我也要报以诚实才对。”李昭誉先是想了一会,似乎在衡量其中的利益,但是最终还是以诚实相对。 李永忠点头,不再说话。从这条街道到帝国驻柏林的大使馆很长,但道路修缮的非常平稳,坐在马车里,李昭誉可以安稳的闭目沉思,而李永忠则可以安详的看着那些没看完的书和剪报,所有的内容都属于麦克司。 马车里的安静持续了一会,李昭誉回忆了和麦克司先生见面的一切细节,终究还是没有发现他哪里有什么不凡。在李昭誉看来,麦克司就是那种有些讨人厌的人,他学识渊博,立场坚定,但性格却有些问题,不适合搞政治,也不适合作为朋友。 在仔细回忆后,李昭誉睁开眼,看到李永忠还在看那些书籍,李昭誉说:“如果说麦克司先生真的有什么了不起的特质,那肯定与这些书有关。只不过,我看过的那些文章,感觉他有些狂妄,就像一个凡人要窥测天机,又有些过于理想主义。 我感觉他写的东西,意义并不是很大。” 李永忠听到李昭誉说话,合上了那一卷《政治经济学批判》,说道:“但是多读一读没有什么坏处,至少我们知道这些社会政治家是怎么想的。” “你似乎还是很欣赏麦克司先生的。”李昭誉问。 李永忠点点头:“他和傅礼烨先生一样,让我觉得是存在信仰这种东西的。” “是吗,看来咱们之间的理念还有挺大差距的。不过,你似乎还听喜欢看这些东西的。”李昭誉摇摇头,虽然李永忠和他不是一个态度,但他并不生气。 “这可是窃国大作啊。”李永忠半开玩笑的说道。 “是吗?”李昭誉不置可否。李永忠问:“大公子,这些著作在国内也有出版,我真的怀疑审查机构那边的人是不是脑袋有问题。” “这是父亲参与后允许的。”李昭誉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东西和治水是一样的,堵是堵不住的,不如疏。” 李永忠的神色还是有些严肃,李昭誉说:“父亲说过,这上面所描绘的东西,在他有生之年不会成为现实。我想我这一辈子,也没有和其对抗的机会吧。” 李永忠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必要过多担心了。” 李昭誉则是说:“但我建议你还是好好读一读,研究一下。” “为什么?”李永忠不解,他可不是真的准备学习,因为按照这上面的理论,他属于被斗争被针对的阶层。 李昭誉笑哈哈的说:“其实原因特别简单,这些理论既深奥又枯燥,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但既然爷爷都如此重视,所以不能不看。因此,还是你好好看看吧。” “好吧。”李永忠知道李昭誉这是半开玩笑的说法,但他不会拒绝,因为至少读到现在,李永忠还是觉得,这些是值得一读的,日后或许有用,亦或者无用。